和泽苑社区联合兴华卫生服务中心,为居民送上“爱耳科普课”。
今年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各社区接连举办爱耳护耳活动。生活中常见的举动,比如频繁掏耳朵、长时间戴耳机等,容易损害听力健康。2月29日,和泽苑社区联合兴华卫生服务中心,为居民送上“爱耳科普课”,详细纠正伤耳习惯。
别总掏耳朵
家住涤纶厂小区的杜大娘,平时总爱随手拿一根耳勺、棉签或者卡子掏耳朵。长此以往,不掏还不习惯了。她最近发觉,耳朵越掏越痒,却又掏不出啥东西。
兴华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提醒老人,这个习惯不好,会影响耳部健康,可能损伤耳道皮肤甚至耳膜。
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大部分人在做咀嚼、说话等动作时,耵聍会自动脱落,并不需要经常掏。如果出现耵聍栓塞,有无法取出的硬块,也别自己掏,一定要到医院,让耳鼻喉科的专业人士操作。
耳机别久戴
32岁的胡女士,出门习惯戴耳机,边走边听歌。特别在搭乘公交、地铁时,她会调大音量,享受“无人打扰”的闲适。算下来,她每天戴耳机至少4个小时,还经常戴着耳机入睡。殊不知,这样的举动,容易让耳朵受到伤害。
医生提醒,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噪声中,会导致耳蜗内耳毛细胞受损,出现听力下降,甚至未老先“聋”。建议间隔性使用耳机,嘈杂环境尽量不用。音量越大,时间就应越短。这样,对听力损伤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药不能乱吃
在生活中,不少居民有个头疼脑热,会自己买药吃,家住智诚天和园小区的刘大爷就是这样。殊不知,他这个举动,也可能导致听力受损。
“耳蜗结构中有一种毛细胞,它们起到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作用。这些毛细胞非常娇弱,许多药物对它们都会造成伤害。”医生说:“用药时,一定要注意带有易致耳毒性成分的药物,尤其是像链霉素、庆大霉素。特别是在新生儿、婴幼儿时期,这些药物若使用不当,导致发生耳聋的概率比较高。”
医生建议生病时,应该谨遵医嘱服药。
轻点擤鼻涕
不少老年人,有听力下降、听不清的情况。医生表示,一方面是自然衰老的正常现象,另一方面也和平时生活习惯有关。
比如,有人习惯同时捏住两个鼻孔,用力擤鼻涕。这样是不对的,容易使鼻腔后面的分泌物从鼻腔逆流到中耳,引起中耳炎。正确方法是:按压一侧鼻孔,擤另一侧的鼻涕。
有的年轻人,出现了突发性耳聋或者神经性耳鸣,与过于劳累、经常熬夜有关,造成了内耳血管痉挛。因此,居民应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戒烟酒,降低血脂,并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急躁。
如果突然出现了眩晕、耳鸣、耳闷以及听力突然下降等症状,别耽搁,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听力,以免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