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 织密“五张网” 服务老年人

提高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 织密“五张网” 服务老年人

发布日期:2024-02-17 来源:太原日报 浏览量:914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涧河街道迎春苑社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文体活动为抓手,细化为老服务项目,提升为老服务品质,织好织密“五张网”:网格服务“便民网”、志愿服务“温情网”、物业服务“排忧网”、医疗服务“安康网”和社会服务“幸福网”,是他们最大化服务社区老人的举措。社区党委书记李晓丽说,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是社区奋斗的目标。

  “便民网”服务零距离

  “便民网”,强化的是打通爱老“最后一公里”。社区将敬老助老嵌入网格服务里,要求网格员定期走访看望独居、空巢、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为老年人排查家庭安全隐患,及时了解老人所盼所需。为让老年人少跑腿多办事,社区依托网格服务微站开展养老认证等多项老年人帮办代办事项;为守好辖区老年人的“钱袋子”,社区不断开展老年人防诈骗宣传;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多次组织开展智能手机培训讲座,帮助老年人学习如何视频聊天、网络约车等实用技能。

  社区的党员先锋服务队精准发挥党员个人特长,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健康咨询、网上代购等多样化服务,有效补齐服务短板,为社区居家养老添加“源动力”,实现为老服务“零距离”。 “便民网”的推进,真正实现了“网格组建在楼院,作用发挥在楼院,居民需求解决在楼院”的作用。

  “温情网”搭建连心桥

  杨东保、张爱芳老两口是老党员。杨东保生病在家休养,参与社区活动显得力不从心。为安抚其心绪,社工便经常上门看望。像杨东保这样的老人,得到关照的不在少数。

  围绕为老服务,社区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利用志愿服务“温情网”搭建的“连心桥”也在不断发挥作用。社区组建的“理论宣讲队”“红色服务队”“文化教育队”,积极开展上门助学行动,让老同志在学习教育上“不缺课”“不掉队”;对贫困、残疾、高龄、独居空巢、失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开展上门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把社区温暖送到有需要的老人身边。

  迎春苑有3家物业,社区利用其贴近居民、熟悉社情等优势,积极探索了一套“物业+养老”为老服务模式,形成物业服务“排忧网”,在协商解决小区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修等问题上,做到无缝衔接,立竿见影。最近本地连续降雪,影响出行,物业不待老人们提醒,便及时出手,铲除了院内地面积雪,博得老人的夸赞。

  “安康网”贴身保健康

  携手涧河卫生服务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依托,针对辖区红黄绿“三色”重点人群,建立的医养结合“健康驿站”,是迎春苑社区为老人们织就的另一张医疗服务“安康网”。

  社区与卫生服务站紧密配合,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根据不同签约对象的健康需求,提供送医送药上门、一对一健康指导、点对点随访等项目,可以让老年人享受就近及时的健康服务,提升为老年人健康服务的质量。涧河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在社区举办的医疗保健讲座、义诊活动已常态化。

  以丰富的艺术社团织就社会服务“幸福网”,更让老年朋友找到幸福享老的归属感。社区退休干部田向军、常秀清、任友善、孔爱花、穆翠英等发挥艺术特长,组织社区老人成立的太原市杏花合唱艺术团、迎春苑艺术团、书画班、健身舞蹈队、锣鼓队等5支文艺骨干团队,现在都是涧河街道办的王牌艺术社团,队员已达200余人。这些老年人自娱自乐之余,还经常在节假日参与街办、社区的中秋慰问、重阳叙旧、春节社火等活动,老人们生命的力量与活力得到绽放。2022年,该社区被杏花岭区文联授予“艺术社区”的光荣称号。

  上下共画享老“同心圆”,全力打造“让老人开心,让子女安心,让组织放心”的老年友好型社区,迎春苑社区迈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李晓丽说,未来他们还将不断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惠老、助老服务,让居家养老进一步变成幸福享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