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添了“文化味” “压岁书”让年俗添新意

“压岁”添了“文化味” “压岁书”让年俗添新意

发布日期:2024-02-01 来源:太原晚报 浏览量:838

  快过年了,许多人去银行兑换新钞,准备新春红包。记者采访发现,今年除了喜庆的“压岁钱”,有的居民特意准备了一本寓意深远的书、一句鼓舞人心的话,用来给孩子“压岁”。从“压岁钱”到“压岁书”“压岁言”,长辈对于晚辈的祝福未变,有了更多新意。

  一本好书

  1月31日,家住后铁匠巷承装宿舍小区的朱女士去逛书店,给女儿妞妞精选了几本好书。今年春节,她想让孩子感受不一样的年味。

  每年,双方的长辈都要给妞妞“压岁钱”。从初一到初五,收到的“压岁钱”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这么多钱,都存入了银行。最近,朱女士与丈夫商量后,决定送孩子一套“压岁书”。同样能寄托长辈的希冀与心意,让人难以忘怀。又可以长时间保存,是孩子的一笔精神财富。

  记者在解放路的新华书店看到,有不少家长在挑选图书。赵先生一口气买下《历史之谜》《儿童生活知识图库》《好孩子画册》《365夜》等十余本书,准备过年送给女儿、外甥女。他说:“给孩子们‘压岁书’,既保留了过年的仪式感,又能增长知识。”

  一句箴言

  “做人要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家住西华苑四期的胡大爷铺平一张红纸,用隶书写下这句话。苍劲有力的书法,充满寓意的字句,值得细细品味。老人说,这是春节要送给外孙女的“压岁言”。

  外孙女在天津读大学,即将毕业。去年国庆回来,她向家人吐露找工作遇到的困惑:福利待遇、兴趣爱好,不知该如何平衡。思来想去,老人写下这句话,希望对她有所启发。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一定要奋斗拼搏。”同样,家住涤纶厂小区的杜女士,也给女儿写好了“压岁言”。女儿读高二,学习上常有懈怠。母亲打算采取这样的方式送上勉励。

  年味更浓

  压岁钱,古时叫压“祟”钱,寓意驱走邪祟,保佑孩子健康平安。如今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这个传统年俗被赋予更多新意。

  去年春节,居民韩大娘非但没有送出“压岁钱”,反而收到了儿子的红包。孩子刚参加工作,给父母各准备了一个红包,用来感谢长辈的付出。那一刻,父母意识到“孩子长大了”。

  记者采访发现,时代在变,“压岁”这一传统习俗焕发出新的光彩。省社科院的专家表示,无论如何变化,都是长辈的一份心意,寄托了真挚、热烈的爱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