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 数九寒天这三种行为“真要命”

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 数九寒天这三种行为“真要命”

发布日期:2023-12-26 来源:太原晚报 浏览量:1183

  12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意味着“数九寒天”开始了。随着气温走低,心脑血管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因此,山医大一院万柏林分院内科医生提醒,近期,老年人或心脑血管病患者,早起切忌动作过猛,切忌骤然进行室外活动,切忌摄入过量高热量食物,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

  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1℃,往后28天,心脏病突发的风险将增加2%。而一些生活中的小习惯,在冬天可能暗藏着危险。首先是早晨起床动作过猛。早6时到10时被称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尤其是起床时的一些“危险动作”,如早上着急上班,猛地爬起床,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这是因为人在睡眠时,大脑皮层处于休眠、抑制状态,各项生理机能都维持低速运转,早晨起床速度太快或太猛,心率急速上升,使血管收缩和凝血物质增多,容易形成血栓,进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同时,骤冷骤热,血管收缩。当人们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时,血管骤然收缩,会导致血压升高,血流受阻,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等本来就有心脑血管病的人群,突然且剧烈的温度变化,极易导致病情急性发作,甚至出现心肌梗死和脑卒中。

  另外,饮食不当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天冷,人们倾向于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以增加身体御寒能力。然而,过多摄入高热量食物会导致肥胖、血脂异常等问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冬季饮水量减少,也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形成血栓。

  因此,山医大一院万柏林分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孟瑞芳提醒,早晨清醒后不要立即坐起,可以试着平躺睁眼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再行走。外出活动时,做好头、脸和手部保暖,避免突然到非常寒冷的室外,最好能在楼道等处进行一下热身,逐步适应温度的变化。饮食也建议低盐低脂,少吃油炸食品、腌制食物,多吃维生素类食物和颜色较深的新鲜果蔬,有助于降低血管硬化和血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