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我省将依托部分中职学校开展综合高中班试点工作
  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日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综合高中班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依托办学效益良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综合高中班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班)。  按照安排,试点工作主要由办学条件达标的市属公办职业中学或县(市、区)属公办中职学校承担。试点中职学校应能基本满足普通高中学生选课走班所

2024-06-11

山西日报

博物馆里过端午 让市民游客传统节日“文化着过”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与端午节相遇,太原市博物馆安排了多重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市民游客传统节日“文化着过”。  6月8日,“非遗文化传千古,民间瑰宝耀中华”宣传教育活动在馆内开启,制香、扎染、水拓画、脸谱画、剪纸、琉璃、点茶、花馍、掐丝珐琅、拓印10个项目同时进行,参与体验的观众络绎不绝,

2024-06-11

太原日报

央媒看太原 | 中国国际电视台点赞“晋祠米粽”
央媒看太原   6月7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太原非遗美味“晋祠米粽”》为题,推介了太原晋源区的晋祠米粽。  报道介绍,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在中国山西省省会太原晋源区,工作人员们正在忙碌着。他们正在制作的米饺或粽子被称为“晋祠米粽”,是太原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报道称,晋祠已经有1600年历史,

2024-06-11

太原日报

央媒看太原 | 中新网报道瓦窑坡墓地青铜器亮相太原
央媒看太原   “万年永保”——隰县瓦窑坡墓地青铜器保护修复成果展6月6日在山西太原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50余件经修复保护后的青铜器。中新网对这一展事给予关注报道。  报道介绍,瓦窑坡墓地位于临汾市隰县县城西北3公里处的黄土塬上。2005年,考古人员对该墓地进行发掘,出土青铜器年代

2024-06-11

太原日报

《光明日报》关注太原发现唐代“树下人物图”壁画墓
央媒看太原   6月6日,《光明日报》以《屏风画中见精美壁上笔墨展生活太原公布一唐代“树下人物图”壁画墓考古信息》为题,报道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的太原乱石滩唐代壁画墓的考古发掘资料。  报道称,该壁画墓是目前太原地区有纪年的唐代“树下人物图”壁画墓中最晚的一座,对研究太原地区唐代“树下人物图”

2024-06-11

太原日报

吃粽子 挂艾草 赛龙舟 聊聊古今端午 传承民俗文化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叶青翠,天淡纸鸢舞”。6月10日,山西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副教授、民俗学者闫春介绍说,端午节既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那么,有关端午的起源和传统风俗你知道多少呢?端午和爱国诗人屈原到底有什么渊源呢?  闫春介绍,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

2024-06-11

太原日报

一次性通过鉴定评审 太重新能源智能叉车获生产许可
  近日,太重集团批量产品再次取得新突破,经过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严格审查,顺利通过了叉车生产许可现场鉴定评审。这标志着太重集团在叉车装备市场准入方面迎来关键性进展,开启了竞逐专用机动车辆的新赛道。  作为工业和仓储领域的关键特种设备,叉车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作业安全和效率。为确保每一台叉车均能达到

2024-06-11

太原日报

品味端午 传承文明 晋祠开展端午节系列文化活动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6月8日至10日,晋祠开展端午节系列文化活动,以丰富的文化体验,让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晋祠博物馆举办“绽放非遗之美,传承历史文脉”活动之趣游博物馆、“沉馥馨香,一缕悠长”宋韵四雅青少年系列课程等文化体验

2024-06-11

太原日报

携程发布报告 端午假期太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88%
  携程6月10日发布消息,端午假期,传统民俗吸引更多境外游客前来体验,目的地为太原的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88%。  携程发布的报告显示,传统节日成为境外游客深度了解中华文化的一扇窗口,今年端午节,传统文化深度“圈粉”境外游客。截至6月9日,目的地为山西的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42%。假日里,来自美

2024-06-11

太原日报

央媒看太原 | 多家央媒关注太原龙舟赛
央媒看太原   6月9日上午,2024太原汾河龙舟公开赛在太原市水上运动中心拉开帷幕。来自全国24支队伍的380多名选手奋楫水上,一时间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级媒体给予关注报道。  新华社报道题为《一泓清水载龙舟》,通过龙舟赛事,映射这些年汾河太原城区段环境的变化。

2024-06-11

太原日报

乡村行·看振兴 | 阳曲县店子底村:红色旅游风生水起
  5月24日上午9时,一辆来自太原市区的红色旅游大巴停在阳曲县店子底村村口,从车上陆续走下来约50人。“欢迎大家来到店子底。”乔炎盛热情地迎了上去。他是一位00后,阳曲本地人,大学毕业后选择到店子底村做一名讲解员。  店子底村位于阳曲县南部山区,在解放太原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前线指挥部和后勤指

2024-06-10

山西日报

2024年高考题“上新” 有啥不一样?
  铃响起,笔落下,又是一年高考季。  6月9日,全国大部分地区结束2024年高考。今年,有1342万考生报名高考,人数再创新高。  年年高考。今年的高考有什么不一样?  “上新”的高考试题里门道很多。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今年扎实推进考试内容改革,注重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2024-06-10

新华社

“山西好人”宋彦军:以“诚”作笔写人生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这是宋彦军恪守的人生格言。作为一位白手起家的建筑领域企业家,宋彦军始终坚持以诚为本、以信立身,用一言一行书写忠诚,用一生一世守护信誉。他用30余年持之以恒的默默奉献赢得了合作伙伴以及农民工兄弟的信赖。2023年,宋彦军因诚实守信上榜“山西好人”。 

2024-06-10

太原日报

西山示范区抢滩“低空经济” 助力文旅发展
锦绣太原·大美西山   爱山,可选择攀登远眺;乐水,则体会亲水惬意。然而,在西山示范区,正兴起“另类”玩法——乘坐载人无人机从空中饱览湖光山色。目前,该区已引入国内“低空经济”龙头企业,抢滩拓展“低空+文旅”应用新场景,打造覆盖太原及周边景点的载人无人机低空游览航线。  抢抓发展机遇  今年全

2024-06-10

太原日报

2024年山西省公费农科生计划招生133人
  省招考中心6月9日发布消息,今年我省公费农科生计划招生133人,定向招生的区域为全省41个县(市、区),包括太原的小店区、万柏林区、清徐县、阳曲县。  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我省今年继续实施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工作。公费农科生须具备的报考条件有:热爱“三农”事业,毕业后志愿到乡镇综合便民服务机构

2024-06-10

太原日报

山西大学免费培养文物全科人才 计划招生106人
  省招考中心6月9日发布消息,今年,全省免费培养的文物全科人才由山西大学试行招生,计划为106人。定向招生的区域为全省76个县(市、区),包括太原的晋源区、万柏林区、尖草坪区、清徐县、阳曲县、古交市。  热爱文物保护事业,毕业后志愿到定向的县(市、区)及以下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工作,具备2024年普通

2024-06-10

太原日报

市民热情参与“政企双补 焕新惠民”山西省家电节
  “原本打算国庆节给新家购置家电,今天家电节各种活动多,还能‘一站式’转着看好多家,省钱又方便。”市民张晓乐陪着父母,在山西省体育场的东南角这儿转转、那儿瞧瞧,挑选着心仪的产品。  6月9日,为期两天的“政企双补焕新惠民”第四届山西省家电节拉开帷幕,政府、企业携手给予优惠和补贴,各种福利“遍地开花

2024-06-10

太原日报

太钢突破技术难题 煤炭行业用材实现“不锈钢化”
  太钢6月7日发布消息,企业已完成首批经济型煤炭领域用不锈钢试制,产品性能完全满足煤炭行业标准要求,标志着太钢经济型不锈钢产品在煤炭领域实现差异化,助推煤炭行业清洁低碳转型。  煤炭作为钢铁、化工等行业的重要工业原料,是支撑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能源。煤矿绿色化建设需全生命周期材料作支撑,而

2024-06-10

太原日报

央媒看太原 | 太原手账插画师秦志臻登上《人民日报》
央媒看太原   6月7日,《人民日报》“文化”版将目光投向与古建筑结缘的3名年轻人,他们通过手绘插画、复刻古建、学习古建技艺等方式,让更多人看到古建之美。其中,第一位便是画出古建“网感”的太原手账插画师秦志臻。  报道中,圣母殿前,秦志臻一笔笔描画,重檐歇山顶、绿釉琉璃瓦一一呈现。跳跃的空间、

2024-06-09

太原日报

央媒看太原 | 央视报道太原晋祠迎客流高峰
央媒看太原   6月9日,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以《山西太原:丰富文化体验活动 晋祠迎客流高峰》为题,介绍端午节前后晋祠博物馆推出的一系列文化活动。  报道称,山西省太原市的晋祠博物馆这两天迎来了客流高峰。晋祠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深受游客青睐,大家漫步其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传

2024-06-09

太原日报

上一页 1 4 5 6 7 8 12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