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地铁建设机遇 拓展轨道交通产业空间

抢抓地铁建设机遇 拓展轨道交通产业空间

发布日期:2024-01-27 来源:太原日报 浏览量:737

  1号线一期工程实现“轨通”、1号线首列列车下线、1号线一期工程车站命名方案征求意见……今年以来,太原地铁1号线建设快速推进。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冯文梅代表建议,太原应抓住轨道交通建设机遇,相关部门与企业合力,进一步拓展轨道交通产业市场空间。

  “轨道交通产业具有投资强度大、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对优化城市交通运输方式、带动制造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冯文梅表示,太原市轨道交通建设呈加速发展态势,轨道交通整车装备及零部件制造产业空间巨大。

  作为国内传统重工业基地,太原市具有雄厚的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以一辆重载铁路车辆为例,它的制造牵引着一条长长的产业链,其中有中车太原的车辆、宝武太钢的钢材、太重的车轮、晋西的车轴……这条产业链每年消化1.5万吨钢材、300台电机、3000多根车轴和8000多片车轮,相关产品涉及我省40多家企业。

  同时也应该看到,我省企业均处于该产业链上游,相比中下游企业,技术含量和利润率较低。要尽快抓住近年来地铁建设的有利时机,支持太重等企业通过外部引进、自主研发等方式,快速提高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水平,增强零部件配套能力和整车制造能力,抢抓市场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冯文梅建议,要加大对传统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轨道交通产业链关键装备、技术研发和转型升级项目建设,重点扶持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支持企业运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全方位、全角度的制造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传统企业竞争力。

  积极延展全产业链条,主动进军中下游,拓展新材料制造、新能源装备等延伸产业,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发挥链长企业的产业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关联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主体功能清晰、主导产品突出、产业体系完整的产业发展格局;推进链长企业培育、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放大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效应。

  地铁建设及相关行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地铁建设需要铁道工程、地下工程、工程与水道、机车工程、土建供电信号控制等专业人才;地铁运营后,需要车辆控制、维修维护、交通电气化维修、车站维护、技术协调管理等专业人才。

  冯文梅建议,太原市应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培育和吸引轨道交通产业技术人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轨道交通产业提供可持续、高质量人才保障。